中国历史上,以歌功颂德、传世显荣为目的的牌楼,遍布神州大地。
1990年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先生来到西递,在西递牌楼下久久伫立,不断地点头赞赏说:“我到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不少牌楼,在现今保存完整的古牌楼中,西递这座牌楼应该说是最为精美的了。”
立于西递村口的石雕牌楼,建于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牌楼为三间、四柱、五檐式,通体用的质地坚腻的“黟县青”黑色大理石。整座牌楼由数百个石雕部件镶嵌而成,其中倒立俯冲石狮,垂挂镂空花盘均为国内之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牌楼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胡氏宗族中一位忠君爱民的清官良吏,在位期间,清正廉明,除暴安良,政绩卓著,深得任职所在地的百姓拥戴,为此,万历皇帝特许他回家修建一座牌楼以光宗耀祖。然而,胡文光在感激圣恩的同时,却执意拒绝皇上让国家财政予以支持的美意。他只带着浩荡皇恩,两袖清风地回到家乡-西递。
西递胡氏宗族为有胡文光这样一位清官良吏感到自豪,为使胡文光的德行操守成为胡氏宗族一代一代传习的楷模,他们集资为胡文光建造了一座规格极高的牌楼,因为西递的村落布局为一船形,所以,这座立在村头的牌楼便如同一张立在船头的风帆,牵引着西递顺着正确的航道,驶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所以,这座牌楼也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当官者的自诩和彰显”它带有一种平民百姓的肯定和对良好道德的宣扬。因此它的美丽,不仅在外形、更在于背后的内涵。
历史上曾在西递村口竖立过13座牌楼,由于世事沧桑、时代变迁、如今只留下了胡文光这一座。数十年后,它成了国家级保护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的标帜物。
静穆——冯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