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游记
2012-4-26 10:24:14
访问量:2826971
凡得此书者。望其广传。功德无量。。。
<天堂游记>
济公活佛圣传
济公活佛,宋朝天台人氏,俗姓李,名修缘,剃度于杭州西湖灵隐寺,法名道济,为方便度世计,佯为颠狂,世人戏称为济颠。活佛身为“降龙尊者”金身罗汉化身,深通三昧,彻悟佛法,契“万法唯心所现”之旨,直修佛心,不饰道具,故曰“修心不修口,做个自在佛。”特为当时戒口不戒心僧尼,施于当头棒喝之教。活佛神通广大,救人济世,仗义扶危,对于伪善恶流之辈,诸般戏弄,促使其觉悟:对于怙恶不悛之徒,打击无遗,大快人心,因此人人称之圣僧,尊之为活佛,自非偶然也。
活佛曾居净慈寺,寺遭火焚,需要木材重建,活佛行化至严陵,以袈裟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至杭州,己则归报寺众曰:“木在香积井中。”众僧视之果然。世传其异迹甚多。
嘉定年间坐逝,葬虎跑塔中,临终时作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入灭后,有僧遇于六和塔下,复附书归,有“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觉骨毛寒;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之句,盖大菩萨乘愿再来者也。
活佛一生救度行化,游戏人间,从无忧虑挂碍,修“头陀行”,行“菩萨道”,一袭破袈裟,落得轻松自在。两只破履,管他拖泥带水。手执蒲扇,不怕上高下低。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打,何须竹笠?赤了脚,寒不犯,暑不侵,要啥衣包?不募化,为无饥渴。懒庄严,因乏皮毛。诙谐迎笑,广结善缘,不避尘世,寻声救苦,百姓争敬,万家生佛。奇迹圣行,非一般遁世山僧所能及;讽声刺语,岂五狱出家知识所宽容,故后世佛门以清高而避谈,一代高僧圣德因而埋没不彰,幸我佛慈悲,不嗔不怪。活佛行迹,妙趣横生,禅机四现,使佛法充满喜悦,故又博得“禅师”之名。其以出世之伟大精神,孜孜作积极入世之功,实为今日学佛习道者之标榜,故他能于世间获得“活佛”圣名。
今值末法,众生欲炽,纷堕苦海,活佛度世心切,故重显昔日神通妙化英风,乘愿现身再来,携杨生之灵,畅游冥府,广搜案证劝世,著成“地狱游记”,从此揭开阴曹奥秘,作度众之慈航。又带杨生之灵云游天界,广开天堂之门,圣境风光重现人间,鼓励仁义善行,辟登天之觉路,著成“天堂游记”。众生有幸,得沐法雨,永离恶道。伟哉!钜作完成,永垂万世,特志道德。 懿旨
麻姑元君降
诗曰:大道无私降圣贤。原灵切盼早回天。
玄机自古不轻泄。应运佳期赐宝篇。
圣示:今夜吾钦奉无极老母之命带懿旨宣读,神人俯伏。
钦奉无极老母诏曰:溯自鸿蒙太初,元始一气化三清,三清而化东方木公、西方化金母、中央黄老、南方火精、北方水精五老:五老既成,天道运转,木公、金母二气氤氲而化育九六原灵,分布世界。迨至今日,世道浇漓,人伦道德败坏无遗,令母哀叹!查尔台中圣贤堂,奉命开堂阐教,劝化迷津,诸子献心献力,至诚无间,道气冲贯斗牛。又自“地狱游记”一书缴旨颁送寰宇,度化四海兄弟,洛阳纸贵,人争阅读,观阅此书而回头向道者,不计其数,普度原灵之功不少也哉!
母念赤子坠尘,历受风霜之苦,造孽不息,心实不忍,故于天运己未年五月初一日,于无极宫前,召开三曹联席圣会,议决地狱真机已泄漏于世,劝化勋功卓越非凡,人能绝地狱之路,则当晓登天堂之梯,故今必再将天堂风光泄漏于世,引导原灵返归天堂,混元一气团圆,而享天伦之乐也。
母今特颁懿旨一道,命任著作圣典之职,旨到之日,每逢鸾期由济公活佛带领圣笔杨生赞儒灵游天堂,共同著成一部万古流传宝典,书名题曰:“天堂游记”。并敕命三界各关口,如逢游生驾到,开门迎接,不可有违。如有违背天意,一律严罚不贷,希圣贤诸子,矢志忠诚,效劳始终,书成之日,论功升赏。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天运己未年五月初五日 玉旨
金阙内相徐降
诗曰:鸾门奉命着天书。普化三曹道不虚。
地狱游完开觉路。青云圣域列仙居。
圣示:今夜吾奉命带玉旨宣读,神人俯伏。
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灵霄,心怀世道,遥观世道浇漓,伦常坠落,地狱增建而难容,天堂新居而无客,兹值三曹普度之期,天道降世,人伦重振,有赖尔南天直辖鸾堂台中圣贤堂,挥鸾劝世,发行经典、善刋广度迷津之功也。
“地狱游记”颁世以来,桃李芬芳,慈航广度,受劝化而弃恶从善、求道修真者,屈指难计,朕心大悦,地狱情形既泄漏于世,天堂圣境何妨布满人间。五月初一日,三曹召开联席圣会,群仙菩萨参陪会上,为普度苍生事切,同声谏言三曹主辖,速将天堂风光重现尘凡,早立大同之世,经查能任游生灵通无碍者,唯圣笔莫属,故敕命“天堂游记”一书由圣贤堂担任著作之。旨到之日,命由济公活佛引导圣笔杨生灵游天界,饱览风光,访道劝世,以期圣典早成,而使天下众生知晓“地狱之苦、天堂之乐”,俾能人人步入善道而登天梯,直向青云圣域,同享逍遥之乐矣!
“天堂游记”乙书,每逢鸾期著作,着完为止,并敕命三界各关口,如逢游生驾到,开门迎接,协助著书,如有违命者,一律严罚不赦,希诸生一本忠诚,同扶大道,亿万勋功,从此可得也。书成之日,论功行赏,神人用命,勿违朕命。
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天运己未年五月初五日 序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降
诗曰:无极混元一气生。氤氲造化道含英。
逍遥圣境元来地。极乐天堂玉殿清。
又诗:欲断轮回斩六根。罪芽枯灭礼天尊。
洪炉炼就金仙客。世道堪修般若门。
序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生由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古今圣哲德配天地,道贯古今,测天地鬼神之事,故代天传道解感惑,以解开人类生死之谜。宗教正是通往生来死去之门,故于物欲横流之世,非藉宗教教育,无以净化人类心灵,使其达到归真返朴,明善复初境界。而宗教理论,又因距教主去世日远,古有经典理论及诠释,对现代注重实证人们,总觉空洞无可捉摸,故在物质充斥,精神空虚之世,人类精神无所皈依,奢侈犯罪行为自然急剧增加。
瑶池老母、玉帝有鉴于此,特下懿旨、玉旨,命由济佛带领圣笔杨生,先游各地狱,泄恶人受报惨况,著成“地狱游记”,作堵塞恶流之柱;为鼓励善行,垂一登天之梯,接引善德登述天,逍遥世外,今再游历天堂,著成“天堂游记”,传真善人升天逍遥实况。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二本游记中,是为最佳写照!人由天生,逝当回天,方为坦途正道。欲求灵魂善终归宿,安息永生,只有迈向康庄善道一途。
书中除将天堂美妙风光传真外,诸天仙佛应机说法,天花烂漫,地涌金莲,大道玄机泄漏无遗。众生有幸,得遇此书,希静心研读,沐浴灵性,知所归依,天堂有路,进道即是。愿众生晓悟原来,同登无极,是所企望。
天运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元始天尊降鸾谨序无极瑶池金母降
诗曰:瑶沎圣母先天亲。遍植蟠桃待善人。
曾现观音勤度世。慈悲救苦劝修真。
又诗:天堂净地要寻根。彻悟本来不二门。
游记篇篇传圣迹。德风传闻满乾坤。
序善哉!无极孕化芸芸原灵,洪荒之时,降凡开拓人世,初时天性纯真,不忘本来,生于世死而归天,后因尘氛日深,灵明渐失,久而淡忘本来天上故园,沉迷爱河欲海,认尘土为乐地,终而越沉越下,罪行所聚,形成一罪恶身躯,不得不设下“地狱”加以磨炼净化,以期回复天性。为广度迷津,母娘曾现身为观音及诸圣,寻声救苦,随缘度化。
今者,科技盛世,有巧夺天工之术,惜道德无重整复旧之法,灵性日趋物性,罪籍万卷,地狱有客满之势,实堪悲叹!
母念万物同源,大千为一,不忍众生木性迷昧,再造罪迹,故先命济佛带领圣笔杨生灵游地狱,探案搜证,将地狱罪魂苦况公诸于世,以吓阻罪源,净化人欲。今再下懿旨开着“天堂游记”,由济佛带领杨生云游天界,将天堂美妙风光呈现人间,唤起人心向善,灵性升华,人格高尚,使人知所依归,以期身后灵性往生无极天堂,逍遥自在,不再轮回。
经一年半余,杨儿历尽种种魔难,足迹遍布诸天,于今书成,母心堪慰。瑶池蟠桃正熟,期待诸子阅罢游记,知悟本来,力行圣德,以修大道,则生于无忧盛世,殁返极乐天堂,庶几不负母娘倚闾盼望之心也。是为序。
天运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无极瑶池金母降鸾谨序观音大士降
诗曰:如来再世说真经。佛法无边洗耳听。
圣笔挥鸾成宝典。杨生操觚德声馨。
又诗:普洒甘霖柳渡杨。身轻业净即天堂。
风光绝世心开朗。西方极乐本故乡。
序如来以慈悲设教,广开无量法门;鸾门以仁爱为怀,普度天下苍生,异曲同工,皆因地制宜,为方便度众立法。吾有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之宏愿,而欲度尽生,当用无量法力,非仅以古经典所能成就,须以新知、新法,针对时弊,投以针药,始能切断现代众生病源,收万病回春功效。
自古以来,天堂地狱之说深印人心,惜经典所载、民间传说,又都模棱片断,未足管窥全貌,致乏警世度众之经书,使世人贸贸不知所止,三途六道,轮回不息。诸天仙佛有鉴于此,三曹圣会,一致认为须将天堂风光泄露于世,以激发世人向往向道之心,遵循天道,以超升各自期盼之天堂——无忧、逍遥净土。
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甄选灵游三界之凡人不易,除须有度世之宏愿外,当具善根、智慧及清明灵性,始克担当此一神圣重任,经推存甄选结果,以圣贤堂圣笔杨生最为适当,故于己未年五月五日颁命济佛导游杨生灵游三界,效唐僧取经之行,访道求法,教化后世,历经奔波,今日书成,天下又多一普度众生宝典,诸天无不赞叹,六道争相报喜,轮回路上顿开觉路,茫茫苦海喜放明灯,众生经三阿僧祗劫,今日缘至,阅悟此书,得证三宝地,儒者成圣,道者成仙,释者成佛,天人皆大欢喜,赓颂不已!
游记告成,三曹大放光华,遍地浮现金莲灵芝,吾心欢喜南海又多一广大慈航,度尽众生宏愿,欣见日渐有成。宝典付梓在即,仅述数语,颂赞道德!
天运庚申年十二年十六日南海观音大士降鸾谨序玉旨金阙内相徐降
诗曰:圣旨频颁直辖堂。著成游记宝书香。
苍生普度催时急。明岁圆功四海扬。
圣示:吾今夜奉命带旨宣读,神人俯伏。
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灵霄,关怀世道,叹哉!科技发达,道德衰落,故诸天仙佛降灵扶鸾阐教,以挽倒澜。
兹尔台中圣贤堂,领旨挥鸶,功居其首。前奉命著作“地狱游记”,广赠天下,劝化人心,已收移风易俗之效。今又奉旨著作“天堂游记”,普垂天梯,接引缘人,为普度众生事切,瑶池懿旨频催,期宝书早日著成,颁赠天下,普劝黎民,故朕今敕旨一道,“天堂游记”一书,命在明岁辛西年二月初二日,济公活佛诞辰之日,举行缴书仪式,以示两全其美之意。该书三十六回,以符三十六天挂圆满之数。
济佛、杨生大任将卸,希保持最后时刻,将游记圆满著成,书传千古,流芳万世。圣贤诸生殷勤效劳,陪着天书,各立大功,希秉此精神,矢志勿退,以建功立德,超玄拔祖,后日龙华会上道果堪证也。
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申庚年十月初六日 第一回游南天门听大圣说法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八年六月三日(岁次己未年五月初九日)
诗曰:灵游天界赏风光。脱去尘劳俗虑忘。
访道朝山开觉路。鸾门圣地驾慈航。
济佛曰:哈哈!走完了地狱各殿,觉得那些阴森气氛,令人窒息。徐非是病入膏肓,没有救药的人,否则,相信无人愿再到那个恐布的地方。老衲带杨生游完地狱后,超升了不少鬼魂,世人也改恶从善减少再作地狱的种子。地狱既然不受欢迎,大家里裹足不前,都涌到天堂门前徘徊探望,想一观究竟!老衲每天在大街小巷访度有缘,今日看到这么多回头向道众生,想登天梯而入天门,真是喜从心来。今日机缘也已成熟,特来取下这十字门闩,打开天堂大门,迎接善士进来……哈哈!玄关“正门”我已用此“万能匙”打开,无人敢阻挡去路,杨生啊!从今以后,你可与我一同出入天堂,饱览美好风光,开开眼界。“地狱游记”一书著成问世以来,劝化功德无量,阅后游记者,都能发露善念,毫光直冲灵霄,玉帝不得不打开天门观看,我们也可趁此机会进去参观一番。大任肩担,为师希你静神养气,以便随我云游天堂。你看此座莲台又增大了,毫光闪闪,烁人眼晴,有此善心宏愿,故又能荣膺“天堂游记”著作重任,为师奉无极懿旨,带你游天堂,快快上莲台吧!
杨生曰:好久未与恩师畅谈,甚念!今日奉旨云游天堂,著作宝典,我觉责任深重,恐未能胜任,请恩师提携吧!
济佛曰:师徒如同父子,你奉师至诚,我也常暗中灵光加被,今日我们同负此职,只要一念真诚,相信能一路顺风的!你勿踌躇,我准备一瓶天水,你先服下,可以洗肠换肚,除净尘秽,方能上天界。快服下!
杨生曰:多谢恩师赐我法水……服下立觉身心清凉,精神大振,飘飘欲仙。
济佛曰:你有福了,如不服下此水,恐俗体超重,使莲台起飞不得,快上莲台,以便启程。
杨生曰:我已坐上,不知要合闭眼晴吗?
济佛曰:不必!天界不比地狱,你可沿路观赏大自然风光。但若风力太强,你可以闭目养神。
杨生曰:是是!我已坐稳,请恩师起程吧……浮在空中,低望云下,盏盏闪烁灯光,世间的夜景,也真迷人,圣贤殿堂万道金光,冲射虚空,如虹贯日,似探照灯扫射一般。前面青云蔼蔼,许多神仙来来往往,都向我们合掌或颔首微笑。
济佛曰:此就是空中过往神只,这个玄妙世界,世人是看不到的。
杨生曰:风声潇潇,瞬间来到此地。为何前面一片通红,热气逼人,但许多神仙菩萨却来往自如,并无感觉热气腾腾呢?
济佛曰:此地接近南天门,天之方位,以五行定位,南天门属火门,一切神灵必经此门出入,如果功力不足,就无法进入。天分“东西南北中”五天,其它四门紧闭,只留此门通行,凡是道功不足者,难过南天门之火焰考炼,你已服下天水,可以抵挡此热气,不要害怕!我们快下来改用乘云进门。
杨生曰:是是!前面守门者,好像是西游记所述之孙行者,手拿金箍棒在那里挥动,不停跳跃,好像有阻挡去路之意。
济佛曰:非也!他是在展示功夫而已。
杨生曰:他是否就是孙行者?
济佛曰:是的!
杨生曰:据闻孙悟空只是小说虚构人物,今天怎么真的出现在南天门?
济佛曰:其实世人会错意。三藏法师旁边跟着被收伏的孙悟空,原来是一只山中“猿猴”。一个修道者要往西天路程,一个佛心,一定随着跳跃的猴(凡)心,并需要经过种种魔难、钱财、美色的考磨,若能将此心猿意马制住,收其放心,才能归于清净之心。这只跳跃“心猿”最难克服,一旦悟色即空,空即色,则西天路程十万八千里,刹那就在眼前了,所以孙悟空随着圣僧唐三藏,是言之有物,见之无形的,世人切勿轻视之!
杨生曰:原来如此,他笑嘻嘻的向前而来了。
大圣曰:欢迎济佛及圣笔杨善生驾到,二位奉旨游赏天堂风光,著作劝世宝典,南天门于五月初五日已接无极懿旨及金阙玉旨,准备欢迎二位莅临天界参观,今日怠慢接待之处,请原谅!
济佛曰:大圣免礼!今日我们师徒奉命游赏天界风光,访问三界圣神仙佛,阐示修道秘要,启化天下众生,早日返回天堂本位。以后将常经南天门而到各天访道,打扰必多,请大圣开赐方便之门!
大圣曰:天堂本来无门,只是门前火焰高炽,如不能悟空者,来到此地,随身所带业债被燃烧,只得全身着火,痛得滚下尘凡或是地狱了。
杨生曰:请问大圣,你镇守南天门感想如何?
大圣曰:每日在此门出入之三界高真难以计数。如上界高真,因其道果圆满,出入自由,不受拘束。中下界神圣,因道果尚未能达到圆通逍遥境界,故出入需要凭证,不可乱闯。我的金箍棒厉害非常,任何仙真遇此棒,皆要退去,故又名“金刚棒”,就是“金刚不坏之宝”。我镇守天门,乃是天职,观下界红尘,人类造罪滔天,新来高真不多,故仍是“悟空老样子”,并无何新花样可要了。
杨生曰:今日我们师徒奉命著作“天堂游记”中书,起步来到南天门,请大圣多多关照,并述修道概要。
大圣曰:“天堂游记”若著成,我悟空可能要麻烦多了,因为许多人响往天堂风光,认真修道,一天到晚均有人修成正果要进天堂。
杨生曰:那是好事,天界将又增加许多同伴啊!怎可嫌麻烦呢?
大圣曰:开开玩笑,请勿“见怪”!你看我像什么?“见怪”吗?
杨生曰:“见圣”!“见圣”!
大圣曰:哈哈!谈到“修道”二字,一言难尽,如我有七十二变法术,总难逃过佛祖之五指山。世人修道,任你有何通天本领,如不脚踏实地,守人门五常,仁、义、礼、智、信,则难脱五行气数之“掌握”,也将无法修成正果。世人心中养有一只猿猴,一天到晚蹦蹦跳跳,不守规矩,想看想吃,想摸想偷,胡思乱想,没有一刻安静,只有在树干上荡秋千,无法直跃青云,进入天门。所以我名“悟空”,就是叫人心要放空,不要执着误事,以免心猿意马,趋于罪孽,死时魔障缠身,带着红尘污秽身体,一到南天门,遇南方丙丁之火,一触而不可收拾,除非金刚之体,否则只有翻落下界,非我悟空无情打下。故要入南天门者,须保存清净之体,才能进入。上界高真,因一身清净,具空中妙有之身,已得“悟空”之道,我无权管辖,亦无从捉摸,故可以任其出入。中下界品之神灵,则尚有幻觉之身,非至悟空境界,故须凭证出入。世人修道无何困难,只要空之其情欲及妄念,自可通过此关。
杨生曰:大圣说的甚是!看他的头上,尚有佛祖所赐之金圈拴住,不镇静心猿意马,则南天门前失蹄,再爬也爬不上来了。修道如登天梯,不摇不动,一步一步向前,自然可以达到天堂。心猿意马最难除去,驰骋之马绑在梯上,谁人敢登,世人悟吧!要登天堂之路,先洗净双足,安定心神,睁开慧眼,法水充满圣体,则南天门孙悟空无你之办法,是吗?
大圣曰:是是!这些道行高超者,我行敬礼迎接,如今日欢迎二位一样。
济佛曰:哈哈!今日初游天堂,与大圣会面,惠赐嘉言良多,打算就此回堂,后日再进入门内探个究竟,杨生快向大圣拜辞。
杨生曰:南天门外金甲神,簇簇皆排立四方,并无笑容,肃立庄严,令人敬畏!
大圣曰:此是天兵天将,你不必害怕!
济佛曰:感谢大圣惠赐金言,就此告辞。
大圣曰:命众天兵天将排班送驾。
济佛曰:杨生快上莲台。
杨生曰:初开慧眼,一览美丽的天堂风光,的确不同凡响。
济佛曰:但任重道远,杨生切勿懈怠精神,快马加鞭,勇往直进天堂大路,等待有缘人齐步进来吧!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 第二回游南天门玉阙拜见文衡圣帝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八年六月十日(岁次己未年五月初十六日)
诗曰:万法归宗不二门。灵山塔下一桃源。
欲超三界三心尽。六道无时断六根。
济佛曰:万法归宗,在于一念纯真,如能去三心,即过去心不想、现在心不存、未来心不起,则可超三界,而成正果。要脱六道轮回,则当先将“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恶根斩断,六根断时,六道之线索自然无何牵缠,六道之轮回亦可自此了断。世人修道皆因三心二意,六神无主,致使魔群当道,拉你下海,故沉沦三途六道,而不能超生。今日悟吧!要上天堂,须无债一身轻,轻松自然,才可以随着清气轻飘而飞升。今日游天堂时刻已到,杨生快上莲台,准备起程。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莲台浮上空载着师徒二人,渐渐脱离了红尘污染,青山白云,毫光瑞气,充塞在眼前,转眼已到“南天门”。
杨生曰:今天南天门为何有千军万马在那儿,好像严阵以待,大圣又在那边嘻嘻哈哈过来了。
济佛曰:天界刚操练军兵完毕,现正在休息中,故有这么多天兵天将在此,你安心吧!切勿被前面景象所影响,而“心猿意马”了。
杨生曰:遵命!心猿已来,意马不动,如何排解?
济佛曰:管他“去的”。
杨生曰:是!是!马到猿走。
济佛曰:“不管他”。
大圣曰:欢迎济佛及杨善生驾到,请入南天门参观吧!
济佛曰:多谢大圣,今日我们将入南天玉阙拜会南天主宰文衡圣帝,请大圣引进。
大圣曰:既然如此,快随我来。
杨生曰:大圣一翻身,驾起祥云如飞,我们随其背后前进。天界真是方便,足下生云,来去自由,真想学学,不知恩师肯否教我此法?
济佛曰:这是好事,顺便教你几招吧。要学悟空这段工夫,请听我道来:悟空头戴金圈,叫“金刚头”,手拿金箍棒,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正是“大道手中握,伸缩本自如。”太上老君炉内炼熬出“火眼金睛”,故镇守南天火门,能丝毫不损;翻个筋斗,转身自在,而且足能生云,此乃精气神三宝固守完全之征候。如壶水加热,蒸气外射,足下涌泉穴涌出真气,似火箭燃烧推进,头上泥丸宫真神上升,手足翻身自由,故可以一翻三千里,世人要得此工夫,必固守精气,去欲存神,则如水入壶中加炭,一阳发动,则可以冲天闯地,否则日日沉迷于酒色财气中,终如暴破气球坠地,散功泄气,怎能飞升大罗?此点工夫谨记在心,炼就一身混元体,则可以敛气于三界,包罗乾坤山和水呢?
杨生曰: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工夫,才能展翅飞翔!
济佛曰:已到南天玉阙文衡圣帝处,杨生肃静,准备叩见文衡圣帝,多谢大圣引导。
大圣曰:不必谢,我先告辞了!
杨生曰:叩见南天文衡圣帝恩主,弟子杨生,今日随恩师济佛,来到此地,求圣帝开示!
圣帝曰:免礼!二位就坐!仙吏速奉清茶。
仙吏曰:遵命……已奉上。
圣帝曰:二位免客气!
济佛曰:杨生不用客气,圣帝赐你仙茶,饮下有益。
杨生曰:感谢圣帝恩主赐茶!此荼清而白,凉而甘,妙品!妙品!
济佛曰:此乃南天正气茶,清白润喉。今日我们师徒奉旨著书,特来拜会圣帝,请圣帝开赐金言训示吧!
圣帝曰:二位辛苦!你们著成“地狱游记”后,普度群生之功不浅,故能得无极老母及玉帝之慈眷,赐旨开着“天堂游记”。兹值三曹普度,三曹圣神仙佛忙碌异常,无极老母及玉帝为普度天下有绿众生,特颁命三界圣神仙佛下凡救世度人,并于鸾堂设立沙盘,大开方便之门,革新度法,宣述应运真理,度回原灵,故吾南天主掌天下鸾堂鸾务,凡是开堂扶鸾阐教者,吾处皆有名册记载,功过簿中记录分明,希世人入鸾修道,务必认真,凡是入鸾堂宣誓修道者,则南天有名,如能贯彻始终效劳,修身积德者,其亡后可由恩师度回南天报到,评定功果后,再按其因缘定其果位,享受天堂之乐。如入鸾后,违背道德誓言,则打下地府受苦。总之,有道有德上天堂;无道无德下地狱,此乃一定之理。世人不守三纲五常,故不能超升极乐,令吾苦叹!希天堂风光泄漏于世后,世人能响往此地,尽力移居来此,则吾心喜也。
济佛曰:多谢圣帝开示,今日就游至此,告辞。
杨生曰:感谢圣帝惠赐金言,因时刻已到,先拜辞了。
圣帝曰:命诸仙官排班送驾!
仙吏曰:遵命!奉送济佛及杨善生回堂。
济佛曰:杨生快上莲台!
杨生曰:遵命!我已坐稳,请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天堂风光漫无此境,安排路程熬费苦心,但已渐渐进入轨道,处处皆是洞天福地。灵游天界,当有一番乐趣,世人何不来乎……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 第三回再游南天玉阙听圣帝训示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八年六月十七日(岁次己未年五月廿三日)
诗曰:蒲扇轻摇道气来。壶中美酒洗肠埃。
世人学我常怀乐。灵隐寺前活佛栽。
济佛曰:我手中轻摇着蒲扇,美酒一壶,口中栽灌,一副行脚汉模样,世人几个能学我这般自在?美酒无味,扇风不凉,到底在变什么把戏?有人曰:“我爱食狗肉、好饮酒,疯疯颠颠。”以为我不正经,其实他们看错了!世间有食肉和尚,天上绝无饮酒罗汉,忆昔时,我在天上观看出家修行者,口吃清斋,心怀鬼胎,少有善智识开悟佛法,都是混饭来吃,我不忍佛门慧命悬丝欲断,故投胎下凡,化名“修缘”,普度群生,佯疯卖傻,游戏人间,专门与那些和尚“作怪”,他说不能吃的,我偏要吃;他说不可去的,我偏要去,逆法度真人。所以一些浅智薄慧者,以为我这个野颠僧是佛门魔鬼,那知我身颠心不颠,我念的是“真正经”,不比他们念的是“假正经”;其实那些假慈悲者,才是骗吃骗喝,以求供养维生,我济颠一到,便打破他们的饭碗,故当时僧人气我、骂我、恨我,时至如今,佛门尚对我存有偏见,以为我是个“不净和尚”,不知我乃罗汉化身,日光之体,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饮酒只到喉中三寸有滋味,胃肠空空如也。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讽剌僧侣同修而已,这叫做“白吃白喝没味道”。世人逢我,个个笑哈哈,我就是如意佛、欢喜佛、济公活佛,哈哈,世人“活佛”不拜,却拜“死佛”,可怜!可怜!时逢末法,我又要了一招,不到佛寺,却到俗家,真想使世人建立佛化家庭,万家生佛。今天又到这里,带领圣笔杨生灵游天堂,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杨生走吧!
杨生曰:恩师!说了那么多真话,世人要笑您自卖自夸了!
济佛曰:不要怕!老衲住惯了平民家中,不稀罕大寺大庙。反正我这副没有“伪装”的德性,才是度化俗人的“方便法门”,世人我笑颠,我替世人怜呢?快上莲台吧!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恩师起程吧……今天为何到这里呢?这是阴阳界三叉路口啊!
济佛曰:我们以前都是直向南天门而入,今日带你由此地,再往南天门。
杨生曰:阴阳界,我以前游地狱时,已经看过,但今日看到这条大道,毫光闪闪,直上云霄,路上行人甚多,有者坐轿,有者腾云,有者漫步,各有仙吏或沙弥或天使引导,此是何因?
济佛曰:人死后,一般有善果者来到阴阳界,一部份不必入地府审察功过,由此阴阳界三叉路口分路,向心头山直去。你刚才所看的,就是在世行善道,大功果者,死后由各教所属之使者,接回天堂报到。但若是得道者,则不必如此,因得道者,知生死,明去路,生时走惯天堂大路,死后自然如识途老马,自由自在,一点原灵轻飘而浮上天堂,逍遥自在。世人归天详细情形,后日我当带你参观之。今日我们要再上南天玉阙拜会文衡圣帝,聆听圣示。
杨生曰:是的!看这些归天的人,头上各浮有不同光圈,个个表情欢喜,悠闲自在,与被赶向地府那些亡魂,啼啼哭哭,大不相同。
济佛曰:那当然!上天堂,归极乐;下地狱,受刑罚,两般情景怎会相同呢?人要上台领奖,还是要下跪受打呢?快快!我们赶往南天门……
杨生曰:莲台疾飞,一片光辉大道浮在眼前,刹那已到南天门。看见大圣又在那里挥动金箍棒,嘻笑不停!
济佛曰:我们不再停留,只向大圣打个招呼就可……已到南天玉阙,杨生快向圣帝参驾!
杨生曰:遵命!参拜文衡圣帝恩主,今日我们又来玉阙,请圣帝恩主开言训示。
圣帝曰:免礼!二位请坐,仙吏速奉清荼!
仙史曰:遵命!已奉上。
圣帝曰:二位辛劳,济佛你负大任,普度苍生,今又带领圣笔杨生奔走三界,著书劝世,劳苦功高。上天此次降旨著作“天堂游记”一书,具有非凡意义,因天机既泄,必须收到劝世效果,否则有劳而无功,因尔圣贤堂著作善书、经典,诸善信皆大量印赠普化苍生,正如一滴甘露,而能滋润万物,如果此书降于他处,恐劝化效果未能如贵堂之迅速广大。故“天堂游记”必择天地人三才配合最佳之善堂而降,此非苍天有私偏,乃是天道无亲,唯德是辅,故希诸生,应觉光荣,而加倍奉献劝世,以答天恩。
杨生曰:感谢圣帝鸿恩,我们全体同修致力于复兴中华文化及固有道德,可谓不遗余力,幸苍天有感,全体同修感激不尽,我回去当向他们转达圣帝恩主之训言。
圣帝曰:游天界之范围甚广,若每处皆去,恐永远游不完,故吾之意,只要选择对当今世道有关之部份参观访问就可,以期圣典早日完成,颁世度人,有劳济佛费神引导了。
济佛曰:此是职责,请圣帝多开方便之门!
圣帝曰:客气!现时逢三曹普度,天上、地狱、人间,处处有神人鬼访道修真,此次“天堂游记”之著作,着重于此方面之宣述传真,以收劝世时效。对症下药,方能劝化人心。今后自可按此蓝图建立起一座“圆满”之“天堂乐园”仅此数言吩咐!
济佛曰:多蒙圣帝指示,遵之!今日就此告辞。
杨生曰:感谢圣帝开赐金言,先拜辞了。
圣帝曰:有何困难,可来此陈述,吾自然代为化解。
杨生曰:多谢圣帝恩主关怀!
圣帝曰:命各仙吏排班送驾!
济佛曰:杨生快上莲台,我们准备回堂。
杨生曰:我已坐稳……
济佛曰: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