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的是鹿儿岛—指宿的往返路线,先在指宿下了车,到一家名为“砂乐”的温泉会馆体验闻名许久的另类沙蒸温泉。因指宿海边沙滩下有温泉水流过,当地人便渐渐探索出像泡汤一样用混合了温泉水的沙子盖住全身的理疗方式。我们换好浴袍后,被带到海滩边的一片黑色纱网下,脱了鞋,小心翼翼地走到沙地中,一位老妇用白色的毛巾裹住我的头,示意我仰面躺入她刚挖好的长方形浅坑中,于是我像樱岛的大萝卜一样被种下。当温热的沙子盖满全身,我感觉到血脉的涌动,在海浪声中仿佛回到童年,被母亲抱着轻轻摇晃。15分钟的理疗结束时,还真不舍得起身。会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采用仰卧姿势,不必像桑拿浴那样考验肺活量和体力,几乎所有体质的人都可以尝试,体会一番“砂乐”。
回程依旧观山看海,再见优美的锦江湾和樱岛,我们已回到鹿儿岛。仙岩园自是必去的所在。仙岩园为萨摩藩主岛津家族的渊源之地,鹿儿岛古称萨摩国以及大隅国,得地理之便宜,是日本较早接触世界文明、与海外进行交流的窗口。萨摩藩曾是推翻幕府统治的主力,明治维新“三杰”中,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皆萨摩人。
萨摩第28代藩主岛津齐彬也是引进西方技术的领军人物,19世纪50年代他兴建了日本第一座制造机械的工厂(被誉为“明治维新的原动力”),旧址在仙岩园西侧,名为“尚古集成馆”,而进仙岩园院门不过几步,就见到曾用于铸造大炮的反射炉旧迹和仿建的铁制大炮——19世纪末,在外来冲击中摇晃的中国,终遭这奋勇崛起的邻国一击——历史的碎片不经意间便探出头来。
顺着火山石铺就的小径慢行,色彩渐渐丰富。各色菊花被柳枝盘成凤尾模样,或做成路边盆景,迎来送往。附近草坪上立着菊花和杉树枝扎成的齐彬及笃姬的像,在此取景的大河剧《笃姬》风行全国,让仙岩园更加家喻户晓。
秋意正浓,越往里走,秋色越浓得化不开。曲水庭边,山茶花开得正艳,风吹过,粉色的花瓣纷纷落在青苔的石阶上;御庭神社掩映在树林修竹中,建筑虽简朴,旁边却是红得耀眼的枫树,不成画也难;保津川的水清得透底,蜿蜒着穿过庭院;有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走过来,背后是阳光下叶子透亮金黄的银杏树,木屐踩过一地的落叶,仿佛树上的倒影。以致我的脑海里全是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神社、山间、樱花林……
仙岩园最壮观的设计在中心建筑宫殿区的入口。游人一进去,便与传说中的樱岛豁然相对了:它悠闲地卧于锦江湾中,头上缭绕的一丛白云经久不散,脚下绵延开的草坪似乎与海水相接,恍若一步就可登山。不禁要赞叹起设计师的高明来。仙岩园之“仙”不在人工雕琢,更赖借景自然,仿佛中国水墨,山川沟壑全蕴于胸,运笔勾勒似随意间。在这园林中,我又有幸重温了好几次火山爆发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