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祁连,探寻草原上神秘的“托茂人”
2021-6-30 16:49:26 来源: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
访问量:883185
在巍峨的祁连山脉中,有最具风韵的草原、雪山、峡谷、冰川、林海以及鲜为人知的石林,构成了天境祁连别具一格的风情。
当地踏上这片人间仙境的那一刻,绿油油的大草地,金灿灿的油菜花,巍然屹立的雪峰,河曲弯弯,炊烟袅袅,浓郁而恬静的游牧生活,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白色羊群······这一切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布,将雪山银峰映照下的绝美和富饶充分展现在你的眼前,无不吸引着你的眼球,不由你不放慢脚步,屏声静气,唯恐惊扰了这一片纯美和宁静。
就在青海省祁连县大山深处,生活着一些头戴回族白顶帽,脚蹬蒙古族长靴,口说蒙古语、藏语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的“方言”,信仰伊斯兰教的托茂人。“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由于托茂人生活在莽原腹地,依靠内部通婚繁衍生息,罕与外界来往,所以充满了神秘色彩。
一说,“托茂”是俄罗斯境内一个叫“托合乃”地名的变音。托茂家人的祖先原是生活在俄罗斯草原上,讲蒙古语的游牧民族。因不堪沙俄统治者的暴虐,他们族中的一部分人从俄罗斯的托合乃迁徙到了中国青海;一说中亚细亚人、波斯人、色目人与蒙古族通婚,蒙古军西征时先后攻取了葱岭以西、黑河以东广大地区。那里的许多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及其他色目人随蒙古军迁徙东来。他们当中,有军士、工匠、商人和传教士,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人皆未携带家眷,这就使他们势必与蒙古族通婚。这样,他们既保留了原来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吸收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经逐渐发展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托茂人。
提起托茂人,人们总认为他们均信仰伊斯兰教,其实不然。原托茂公的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后来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或其他色目人)到了此地,所以就有回族托茂和蒙古族托茂的说法。现居祁连县的托茂人皆信仰伊斯兰教。饮食方面既保留了蒙古族的炒面、酥油、曲拉、奶皮和肉食,又吸收(或继承)了回族的揪面片、面条、油炸食品、包子、饺子及冰糖盖碗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托茂人说蒙古语,住蒙古包和黑牛毛帐房。冬季习惯穿较宽大的长袖皮袄,用色彩鲜艳的长布(绸、缎)带束腰,戴狐皮帽,穿长筒马靴;夏秋则着长短袍,男多戴黑白色圆顶或呢礼帽,女子多梳小辫,辫套上缀有各种珊瑚、玛瑙、翡翠等装饰品,成年女子还戴盖头,一看这种奇特的服饰便知是托茂妇女。如今,语言上以汉语为主,大多老年人喜欢说蒙古语或他们自己才能交流的“方言”。除长相与众不同外,不经人介绍或自己说,基本看不出他们是托茂人还是回族。服饰已从传统的式样、制作方式逐步向新颖、美观、实用发展,老年人中还保留有头戴盖头或圆白帽、身穿蒙古族服饰的传统。
如今,祁连山草原深处的托茂人家都建有美丽的乡村住房、整村扶贫畜用暖棚,硬化路、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太阳能照明、无线电视接收器。随着手机信号全面覆盖,手机已经成为托茂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很多托茂人在县城购买了楼房,他们骑着摩托车、开着小轿车放牧已不是稀罕事了。
天穹苍苍、四野茫茫,薄薄的烟雾在草原漾漾荡开,美感油然而生,广袤的草原呈现着天境祁连独有的自然魅力,沉稳的大地包容了人们无边无际的思绪。在这片土地上,幸福而又充实的托茂人承载着自己的信仰,永远在放牧的路上,永远都春暖花开。
转载自:天境祁连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