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东省和平县林寨古村司马第发现一张“大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广东藩处承宣布政使司颁发的正实收”。
证书为绢质纸,长72公分、宽40公分、字体黑色、印章鲜红,文外饰有花边,标题名目: 正实 收 ,其内容如下:
广东藩处承宣布政使司为遵旨议奏事奉准户部咨议复粤东海防需款甚钜请授照直隶山东海防章程照例定实银请奖封典虚衔并准报捐员监等因於光绪玖年拾一月贰拾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
今据陈庆衡在广东藩库报捐银一佰零捌两由俊秀请叙监生捐银于光绪拾叁年叁月拾陆日照数兑收拨充本省海防经费,给照例给印编号其副实收累造清册送部正实收先给本员收执矣领照时即行缴送查对以杜假冒须至实收者
一本员年拾肆岁身中面紫小须,广东省惠州府(州)和平县(州)民籍
曾祖兴堂,祖近三,父储九,光绪拾叁年叁月 日给广东布政使司。
正实收中缝留有广藩海事第贰千叁佰贰拾柒号合缝实收半边字样。
据说“履历”一词始于北魏,其意指人的资格、职务和经历,填写履历表则源于宋唐,其中要详述祖籍,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年龄和相貌等,从前人记载看,古人填写履历更重形体外貌,从收实正中人们不难看出,当年清庭接受捐款是很严格的,除注明款项数额,还要写明捐赠者三代以上的祖辈名字和捐赠者的身高相貌特征,
(估计当时尚无照片),以防假冒者获取朝廷封赏,这是十分重要的。
据考证,持证者陈庆蘅是和平县林寨镇下正村陈姓第19世裔孙,15世高祖父陈济川、字汝楫,是朝议大夫,
16世曾祖父陈兴堂,字宗杰是候选知府,从四品,
17世祖父陈鸿铭,号近三,是贡生,
18世父亲陈豫年,名基安,号储九,是富商,因经营有道,好善乐施,名声颇好。
时值外敌侵掠中国,狗强盗窥视我大清领海疆土,光绪9年法国与越南签订“顺化条约”,鉴于形势,广东海防局遵照“山东海防章程”,向社会各界提请捐款,
陈豫年是血性男儿,世承祖辈爱国爱家之教诲,
曾送长子庆文,次子庆俊入伍清庭团练,参加清庭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之军旅生涯,
侄辈陈学风是清御倭烈士。
他们家族体现着“爱我中华,不受外侮”之壮志!
光绪10年(1884年)清庭下诏与法军宣战,举国群情激荡,陈豫年以小儿子名义认捐粤东海防军银壹佰零捌两,后陈庆衡获授例贡生,执掌林镇乡垫,教学子习武练操,强身报国,这是中国人爱国爱家的情怀。
陈豫年孙辈陈碧晏民国年时期曾在教会学校体育科,毕业后任职国民小学是各噪一时的林虎篮球队中锋和教练,曾远赴广州省城,惠州府及和平县城参加过体育竞赛,获多项优胜奖,是林寨体育运动创始人之一,堪称林寨篮球第一人。
陈豫年老祖屋~~九栋屋
陈豫年祖屋朝议第~~赤楼
陈豫年先祖兴堂公祖屋
我每日游走乡间大街小巷,只为搜寻即难逝去的文物,只为让人们记住乡愁!(电话/微信 18902777488)
转载自:阿天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