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饭的菜式充满水乡风味
在华人的民俗中,端午和春节、中秋合称“三大节”。 6月23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由于闰四月的缘故,今年的端午节比以往迟了20多天。按照习俗,端午节这天,番禺人会洗龙舟水、扒龙舟、吃龙船饭、包粽子……不过对于很多生长在高楼大厦中的80后、90后来说,这些已经成为儿时的记忆,这个端午小长假有不少人会选择聚会、购物、 旅游 或者看欧洲杯等方式来度过。
扒龙舟 保留节目经久不衰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国 大部分地区端午节都有很多传统习俗。在番禺,端午节扒龙舟这项活动经久不衰。据了解,本地一些村的80后、90后“后生仔”都很热衷于参与扒龙舟这项运动,不过大部分人对扒龙舟的各种仪式就了解较少。
沙头街沙头村的王日崧老人家今年75岁高龄,因为一直致力于传承“龙舟文化”, 而且辈分高,在当地很受尊重,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日叔”。日叔说,扒龙舟是民间友好往来、互通信息的一种活动,也是继承前辈传统,互相团结,友谊长存的纪念活动。端午节前,大家会择个吉日吉时“起龙”,把龙舟从收藏的水中取出来,这代表庆端午的活动正式开始。
“起龙”后,各条村的龙舟队员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训练。日叔说,农历四月二十九,村里人都会到南山古庙摆烧猪烧纸钱拜神“请龙”,同属一个龙船会的其他龙舟也会来齐齐助兴。每年的五月初一到初七,市桥街、沙头街、大龙街10条村的龙舟都会按照指定路线“游景”、“探亲”。不管有没有比赛,番禺端午节扒龙舟都很热闹,今年端午节在高考、中考结束后,有条件的毕业生可以参与这项活动,体验一下扒龙舟的乐趣。如果只想做观众凑凑热闹,那就留意6月30日在中山大学北门广场(中大码头)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举行的2012年广州 国际 龙舟邀请赛。
吃龙船饭 传统庆典新包装
以前,“游景”所到的地方,“东道主”一般不会下水,多在岸上迎客。村里会做好龙船饭在祠堂拜祭祖先,然后将饭分给全村老少吃。到后来,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摆起宴席招待亲戚朋友,来吃的人越多,主人家就越有面子。日叔说,“那时候家家户户最少的都有十桌八桌,多的有二三十桌,整条村子全是人,走路都困难。现在很多村子都拆迁改造,请龙船饭的就少了。”据了解,现在很多村还会邀请当地的一些投资商、大老板吃龙船饭讨“胜意”,既交流感情,又促进投资。
在沙头村龙舟队训练期间,村里都会安排统一饭餐,也是叫“龙船饭”,在烈日下奋力拼搏的龙舟手围坐在一起品尝地道的菜式。在沙头村龙舟队一次训练结束后, 记者 看到吃惯洋快餐的80后、90后龙舟手对这样的聚餐和饭桌气氛赞不绝口。
洗龙舟水 传统习俗渐渐褪色
俗话说,“洗洗龙舟水,平安又健康。”日叔说,“旧时过端午,有小孩子的人家,会在孩子的额头和肚子点上朱砂扮"猪仔",等龙舟一来,就下去涌边洗龙舟水讨吉利,现在河涌水没那么干净,洗龙舟水的人就少了。”
据了解,番禺各地过端午的习俗略有差异,有些地方就流行自家包粽子,一些老人家还保留有很传统的手艺,可以将粽子裹成三角形、四角形、沙漏形、圆筒形等不同的形状。不过现在的80后、90后会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80后、90后
有滋有味过端午
潮流兴怀旧,传统与时尚之间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生活、享受快乐的心,传统端午节一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想品尝传统美食的朋友,不妨在端午节期间去广州宝桑园(位于花都区山前大道)参加免费DIY粽子活动,尽情发挥自己的厨艺水平,免费DIY桑叶饺子、桑叶糍粑、桑叶馒头等,DIY好了之后可以现场煮熟,当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打包带回家。
想尽情玩的朋友可以去长隆玩水看马戏,又或者去广州大剧院享受美妙音乐的心理洗涤之旅。据了解,端午节期间,广州大剧院分别邀请了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支音乐团队,以及我国空政文工团出演,演出将融合歌、戏、舞、乐,让你一次过体验多种艺术之美。看展览是很多人在节假日期间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选择,去广东科学中心看冰雕,又或者去广东博物馆看深海鱼也是不错的体验。
端午期间,本地的节目也一样精彩,东涌镇在6月22日-24日将来源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