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富商宅院:该宅建造于清代,此宅的建筑风格与明代建筑有所不同,大门由清磨的花岗岩石块与水磨青砖混合建造,饰以精美的砖石浮雕,与头墙飞檐翅角,以显兴盛气象。主宅分一进、二进,长幼尊卑,各得其所,起居讲等级,凡门、窗、梁、柱均用精美的木雕,雕工之精细,连一丝一弦都不得忽略,木雕相伴的镶嵌位置,也者非常讲究,如福、禄、寿木雕镶揿在窗栏门窗上,让家人客人触目便是。据说如此众多的工艺木雕,在主人亲自监工下,历时数年,花费白银数千两,从中不难看出房子主人的儒雅之气,以及刻意假定求的氛围。另外,在主宅的右侧建有辅宅,做私塾用,取名琴书轩,供子女读书,以及教书先生和男女佣人起居,是徽商重视教育的最好例证。
目前,主宅、辅宅得到较好的使用和维护,其完整的古风貌成了影视剧《风月》、《徽商情缘》、《烟锁重楼》、《老房子的故事》的天然摄影棚。而黄山前山巨型造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即为国民党第二战区唐式遵的少将参谋,该宅的少主人罗纯夫和这村里的大才子罗长铭所书。
5.石柱厅:目前,在呈坎古民居中,石柱厅是最大的一栋民宅,占地面积有600平方米,现在6户人家。
“石柱厅”为明代富商建造,门楼为宽大的木牌枋式结构,共三层,以显富豪,其实整幢建筑,一根石柱也没有。据传,住宅一进中间两根木柱原来是石柱,后风水先生看了,说民房不宜用石柱,因此把石柱和承善堂对调,但取名还是“石柱厅”。
“石柱厅”的第一进是气势非凡的厅堂,柱高梁粗,几案宽大,面积700平方米,看上去很有气魄,用于待客,很有“面子”,二进为住宅,除去天井、堂之外,占地面积不足100平方米,住房狭小,连楼梯间也设计成占地只有4平方米左右的旋转楼梯,与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三进住宅建了三层,以充分利用空间,明代民宅能建三层,且高达10余米,其建造难工和施工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从这幢房子不难品出徽商接人待物处事律已的心态。
6.燕翼堂:明代民宅,两进两间三层楼。98年已由国家买下维修。大门门罩砖雕,形制古朴门墙有单披屋面,靠异形丁拱承托平盘木方,木方上置圆形雕花栌斗,斗上又斜华拱,斜华拱承托屋子面,展品形丁头拱和圆形栌斗拱在徽州极为罕见。据说它保持了宋代,元代的建筑风格尤为珍贵。
该宅两进三层,气势恢宏,在徽州极为少见,前进为会客厅,后进为生活区,从这幢房子可以看出徽州人聚族而居及徽派民宅的风格。靠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四面都是高墙,叫峰火墙,有窗户,但很少、也很小,是砖的,叫防火、防盗窗。在本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就是说当时在徽州这一带,男的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学经商,或读书入仕,家里尽是妇儒、小孩,因此,徽州人造房子对防火、防盗等设施考虑的特别周到。此房给人的印象是古朴、恢宏精美、坚固、考究、独特,无不使人留连忘返。
7.下屋:在呈坎村的后街,有一幢明代最大的建筑群“下屋”,一并排千幢连为一体,均为三层住宅,占地约2000平方米,其豪盛之势,令周边宅民居相形见掘。现今来看大有大的难处,豪宅连片因其高大阴森,采光不足,让人退避三舍,据说还常常“闹鬼”,故在300年前,宅主就在外墙显要置上镶块大条石,上刻“泰山石敢当”,以驱鬼镇邪,现在豪宅则全部空在那无居住,盛夏进去仍让人毛骨悚然。
呈坎旅游出行提示
1.呈坎交通:去呈坎比较方便,游客可以在屯溪、徽州古城打的或坐三轮车前往。从屯溪乘到徽州区的中巴(票价4元),徽州区车站下车后转乘2路公交车(1元)到城北站,也叫岩寺,然后换乘到唐模(3.5元)、呈坎(4元)的小巴即可,票价很便宜(若打车从屯溪到呈坎则需要80元)。
门票:35元(含导游费)
2.呈坎旅游小贴士:
一进入呈坎村,气势恢弘的宝纶阁豁然出现在眼前。宝纶阁始建于明嘉靖年,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整座祠堂占地5亩余,分前、中、后三进,5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异常宏伟壮观。宝纶阁是祠堂里的精华部分石雕木刻都异常精美,横梁上的彩绘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至今仍未褪色。
3.呈坎的水豆腐,毛豆腐是市内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