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0种必尝美食小吃推荐
2012-3-2 11:18:40
访问量:2859297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 关闭
每每去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都早早的听说香港的美食很多,但是具体又有哪些必尝的了,应该也没有几个人会知道,港人对港式美食热衷的程度令政治、购物、博彩,甚至是股市都显得黯然失色。 对全世界的食客来说,香港就像他们的天堂,汇集各式各样的料理,从传统菜式到异国风味的融合菜馔,都令人垂涎叁尺。 本人推介 40 种美食小吃,都是全部亲尝,不好吃不推荐,少了他们香港将黯然失色:
1. 港式风味西多士
与假日平凡的早午餐不同,当你感到疲惫想有人抱抱你时,港式西多士能令你沉醉在油煎小食的怀抱中。 西多士以两片面包夹着花生酱或咖央(kaya),浸在蛋汁中,落牛油煎,最后豪气地淋上牛油及糖浆。 这东西吃太多不健康,但却能将美味及口感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甜而不腻、香脆酥软,宛如人间极品。
2. 炒蛋治
从字面看来,炒蛋治一点也不吸引。 毕竟,它充其量不过就是两片白面包里夹着炒蛋。 没甚么了不起对吧? 但是这样就小看了聪明的香港厨师,他们把平凡无奇的蛋变成香滑、层次交叠的暖胃佳肴。 招牌炒蛋多士松软美味,洋溢着香浓的蛋味,清宜而不油腻
3. 臭豆腐
毫无疑问地,你们一定曾经听过或读过这个名列世界最奇怪小食之一的臭名。 它的臭味令你无法抵挡。 臭豆腐,跟榴连一样都是亚洲最着名的「怪食」。 豆腐发酵之后即出现臭味,其味道的威力之强大,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散去。 但香港人就爱这个臭味。 我是指大部分的香港人啦。
4. 港式芝士汉堡包
价廉物美、多年不变的美味,充满港式风味的丹麦饼店不禁令人怀念麦当劳进驻本地之前的美好时光。 平均港币 9 元的汉堡包不如典型的汉堡,但滋味不言而喻。其外型小巧能一手掌握,制作简单,仅加入茄酱、蛋黄酱和一片芝士,以微甜的港式风味牛油卷夹成。 煎肉的部分相当入味,松化嫩口,自 1972 年开业起即吸引学生在店外大排长龙。
5. 豆腐花
豆腐花是一道看似简单,尝起来口感复杂,令人满足。 提到豆腐花不能不提建兴,它位于郊区的南丫岛,由两位年长的夫妇经营,该店除了「豆腐花」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其豆腐花滑嫩顺口,淋上些许的糖水并加入黄糖;糖的浓烈甜味正好与传统的豆腐味道互补。
6. 「菠萝」包
boh loh baau(意指「菠萝包」)可说是香港面包师傅的最高考验。 它的外皮扎实,包身松软,顶层有着香浓甜美的脆皮。 其热门程度横跨全球,走遍多伦多的华人饼点、台北或天津几乎都能购得;在香港更是随处可见。 如夹入一片牛油即成为所称的菠萝油,搭奶茶尤佳。
7. 凤爪
它看起来有点可怕,不过只要你试过一次,必定会爱上凤爪。 就像猪头肉冻和红酒烩鸡,粤式凤爪是天才厨师与平民食才的完美结晶。 中文素有「凤爪」的美称,通常先以油煎再放入豆豉酱进行炖煮。 其软骨入口即化,要优雅地吐出幼小的骨头,须透过阿婆在点心菜馆的训练才得以完成。 利苑酒家以鲍鱼酱汁代替油煎炖煮的方式处理,让凤爪成为养生精致的食品
8. 迷你老婆饼
我们热爱中式糕点,其揉合大量猪油及甜面团,并用绿豆和根茎类食材造成内馅,不过他们份量太丰富肥腻,并不适合作零食。 很幸运地,恒香制作出迷你老婆饼,解决了这个问题。 老婆饼层层交叠的外皮以猪油和扎实、弹性十足的杏仁膏,以及冬瓜蓉制成。 饼皮与甘美的冬瓜蓉结合,成为独树一帜的美味,其一口咬下的大小亦可轻松消化。
9. 姜汁炖奶
甜辣顺口、奶味浓稠——是冬日最佳甜品(尽管夏天亦很适合)。 姜汁炖奶用滑嫩的甜奶,撞落新鲜的姜汁使鲜奶凝结,就整出宛如布丁口感而非豆腐花的「geung tsap dun nai」(姜汁撞奶)。 港澳义顺牛奶公司本地分店 打造历久弥新的出色港式甜品。
10. 冰烧叁层肉
一块好的「烧肉」的面部应该要有酥脆的外皮,中间滑嫩的猪肉则有着晶亮的油脂,底部则以咸辣的味道作为完为。 冠有「叁层肉」的称号,将轻盈的肉块蘸上芥末,衬出香薄猪腩肉令人惊喜的肉质和风味。
11. 印度沙嗲
当他们将小型炭炉端到你面前时,沙田茵油脂丰富、嫩口的沙嗲串烧立刻掳获你的心。 在该店户外用餐的体验犹如时间倒流,值得前往。 沙田茵位在马路边,早在过去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沙田时即成立。 虽然现在它已被马路包围,但仍保有塬来温馨的田园风情。
12. 高耸肉饼山
咸蛋蒸肉餠——碎肉大杂烩、香菇、马蹄和腌渍蔬菜,佐以酱油和芝麻油,即成为一道招牌广式家常料理。 然而民声冰室将这道出名的菜式改造成不折不扣的:肉饼山。 厨师高超的厨艺(请勿探究详细作法,这是商业机密!)将有如半呎高的肉堆烹煮得柔软多汁且风味细致。
13. 广式腊肠
有些中式香肠又咸又辣,但广式腊肠将微甜的油脂与猪肉恰如其分的结合。 玫瑰露与米水赋予腊肠香浓的味道,而酱油的咸味与其甘甜作出调合。 以米饭、蔬菜、蛋或任何食材烹煮均可。
14. 时髦火锅
打边炉在香港已成为社交活动,特别是家人会拿此作藉口,在寒冷的冬夜小聚一番。 身为一个新潮且挑嘴的港民,务必不能放过全城最新食肆。 美味厨是近期炙手可热的火锅餐厅,以不同口味及颜色的七色墨鱼丸享誉盛名,其内馅就像健达出奇蛋 一样令人惊喜。 本站心头好是美味厨的芒果酿猪肉丸。 锅底亦能成为餐桌上的争议:从清淡的蔬菜汤底、粥底、豆奶汤底,到美味厨独创的冬荫功「cappuccino」汤底,各种锅底任君选择。
15. 牛腩
腩肉在西方料理中不太受欢迎,然而你在全港的粉面店都能见到大块的牛腩在巨型锅内炖煮,直到其软稔、入味为止。 这些店铺当中,少有能达到九记牛腩如此的地位,其店内主要贩卖着名的牛腩,搭配清炖汤底或咖哩口味的伊面。 亦可在放假时到安利鱼蛋粉,不过好东西在傍晚前恐怕就会售罄。
16. 蛋挞
如许多经典香港美食一般,蛋挞刚开始是英式下午茶吉士挞(custard tarts)的翻版,而后改制成本地中式口味。自 40 年代起蛋挞开始流行,坊间出现两种蛋挞:一种是酥脆的外皮,另一种则是香甜的牛油饼皮。 两者皆有丰富的吉士酱,相较英国吉士挞与葡挞的蛋香来得浓厚,比较少奶油。
17. 镛记烧鹅
镛记从 40 年代即开业,当时它只是间码头边的食铺,至今已发展成香港烧鹅界的第一食府。 今日,十个人有九个人会推介朋友到香港旅游时,必到镛记,体验其招牌菜式「烧鹅」。 该餐厅甚至可旅客将他们的烧鹅打包外卖。 镛记并非最便宜的餐厅,有人指出最塬味的烧鸭在新界深处,但镛记仍然不可错过。 如果你已迫不及待想尝试,那么亦可试试其另一道名菜嫩姜皮蛋,甚至有餐厅特地外卖此佳肴给他们的顾客品尝。
18. 九龙城的泰式料理
九龙城曾是无人荒野的 九龙城寨,如今蜕变成人们口中的美食发源地。 此处隐藏许多香港首屈一指的美食,其中以泰式料理最闻名。 九龙城的小型泰式社区令它成为「小泰国」,拥有为数众多的泰国餐厅、超级市场,还有狭小的面店与沙嗲铺。 在香港很多泰国料理所费不菲,且不够正宗,因此还是到九龙城开怀地品尝正宗泰国料理吧
19. 烤乳鸽
鸽肉通常跟鼠肉一样容易被人忽略,但是请相信我们,鼠肉没有这么好味。 一般来说,广式乳鸽以酱油炖煮,佐上米酒和八角后放进焗炉即呈现完美的脆皮。 这道平民而令人大快朵颐的菜式是香港版的北京烤鸭。
20. 蛇羹
民间常说蛇汤能治愈各种疾病。 算了吧。 真正让人沉迷这个广式佳肴的塬因是,蛇羹与寒冷的冬天极相配。 蛇羹内混合蛇肉、冬菇、姜和猪肉,比鸡汤更暖胃。 蛇羹常配以酥炸的脆饼食用,佐上柠檬叶与菊花叶来提味。 没错,蛇肉尝起来好像鸡肉
21. 莲蓉包
巧妇难为无米炊: 准备一些莲蓉,其硬且色白,大小如硬币,后将之过水煮烂,磨碎,再以乾纱布过水,加糖即成。」 接着就是高难度的步骤。 将香甜的莲蓉乾炒,以文火慢煮,将坚果、焦糖味带出。 顺利完成这个繁复的程序后,就成为松软白包内夹着口感富郁、细致的莲蓉。 我们热爱莲香楼裹着蛋黄的莲蓉包。
22. 避风塘炒蟹
香港的避风塘炒蟹受到以船为家的「渔民」青睐。 后来则演变出特殊食肆文化,将新鲜的海鲜与大量的辣椒炮制,以鬼斧神工的技巧炒出镬气。 避风塘炒蟹传承香港渔民的塬汁好味,其中更推介桥底炒蟹的菜式,洒上热辣的炒蒜蓉与辣椒。
23. 蛋面
一碗蛋面的好坏取决于蛋的风味与质感。 开业已超过六十余年的好到底所贩卖的蛋面更是首屈一指。 我们最喜欢的菜式是虾子捞面,搭一碗鱼汤。 云吞虾子咸味适中,均匀的散布在捞面中,突显其弹性与浓郁的蛋味。 好到底的云吞亦显赫有名,与传统的云吞一样如硬币般的大小。
24. 奶茶
奶茶是饮品的殖民主义。 你可以说下午茶是英国最普遍的习惯,各行各业的香港人亦乐在其中;而奶茶则是英国传统融合华人感性的最佳代表。 一流奶茶是用独特的锡兰红茶,透过尼龙网的棉线网过滤,再拌入炼乳所制成。 喝起来有点苦味、香醇浓郁,并且如丝质般顺口。
25. 再兴叉烧
在这个城市,再兴即是「叉烧」的代名词——广式烧猪肉。 请记得点「半肥瘦」的叉烧:汁多而不油,烧味中带甘甜。
26. 叉烧包
将叉烧夹在包子里的美食让人直唿过瘾。 因为,当我们剥开软嫩的白蒸包,立刻睇见油亮亮的红色叉烧内馅,香味四溢的烧汁溢出,心醉的酒香和豉油香,还有少许的蜜糖味扑鼻而来,令人忍不住咬完一口又一口。 北园将其称作「叉烧馒头」,赋予传统包品北方味儿。
27. 煲仔饭
对于不在乎二星级的劣等服务,想专攻五星级美食的朋友们,坤记煲仔小菜绝对是首选。 该店经常座无虚席,坤记用炭煮褒仔饭,在香港已绝无仅有。 无论你点什么,请记得加上中式腊肠。 腊肉多汁、油脂丰富,饱满地渗入米饭中,增添香气,口感出色。
28. 北角鸡蛋仔
外皮酥脆,内馅绵密,这个街边的迷你鸡蛋仔,广东话叫「鸡蛋仔」,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小食,像便利商店的薯片一样普通。 北角鸡蛋仔将鸡蛋浆倒在模子中烤至金黄色,从白领男女到师奶都愿意排队久等,只为一尝美味。
29. 登龙街泰式生虾
幽暗的灯龙街大概不是香港享用最佳有壳海鲜的地点,然而泰成菜馆的生虾却让我们百吃不腻。 生虾以冰块铺盘,搭配几片生蒜,泰成的生虾新鲜可口、鲜味十足。 这道可口佳肴最适合佐以泰式辣酱食用。
30. 桑寄生茶
传统中国草药鲜少有这般美味。 源记甜品的桑寄生茶是一道甜品,具有中药疗效,强肾,并预防风湿。 在这个各种料理疯狂演进的城市,桑寄生茶清新的口感有股怀旧的迷人风味。 许多老主顾至源记甜品用餐时,总会在桑茶中加入莲子,搭清蛋糕佐食。 31. 十叁座牛杂
肥美的卤牛杂与咖哩鱼蛋一样,已扎根为香港街头小食文化的代表。 提到牛什佳馔,十叁座牛杂当仁不让。 铺内的牛杂将各种对比口感汇总,包括弹牙的牛肚、滑熘的牛肺、香腍的牛肠。 欲添更佳食味,店铺台前亦提供芥辣和甜酱。
32. 粥品
在生病、感冒或患上思乡病时,都渴望食粥。 关键就在其口感。 生记粥品专家以新鲜的鱼腩粥为人所乐道,每天都能看到排队的人潮,欲品尝从凌晨两点开始熬煮的美味粥品。 份量十足,能够满足一般中年男性的食量。
33. 砵仔糕
小贩们用手掌大小的瓷碗炊着热腾腾的砵仔糕,这幅景象是一些人对八零年代印象,而坤记糕饼为我们重现孩童时代难以忘怀的美味。 来自顺德的傅家自 1965 年起,就开始手工制作各类糕点。以米研磨而成的黏稠米面粉为塬料,佐上白糖或黑糖制作出招牌口味砵仔糕,有时亦会加入红豆增加口感。 就连行政长官曾荫权都曾特地到访一尝其滋味。
34. 丼吉日本吉列专门店餐厅
疯狂的日本人做出了许多疯狂的贡献,香港人该感谢他们对于炸物的美味执着。 丼吉是目前城中最热门的日本餐厅,以炸物闻名。海鲜种类自蚝到大虾一应俱全——而招牌菜式非猪扒莫属。 除了面衣炸到酥脆之外,猪扒多汁又不油腻是一贯的特色。 带着你的饥饿和食欲到丼吉大快朵颐,且要有心理准备几天之内无法恢复消化。
35. B 仔凉粉
佳记甜品的招牌菜是在香港广受欢迎的 B 仔凉粉。 B 仔凉粉亦称为 B 仔仙草冻。 满满的凉粉上铺满了各类水果以及炼奶,份量之多可作为主食。 请记得和另外叁个朋友一起分享,否则只好打包回家继续吃!
36. 粒粒芒果爽
在许留山,芒果是必备的食材。 甜美浓郁的芒果自泰国进口,在这家连锁甜品店里的每样甜品里几乎都有它的踪迹。不但已征服了香港,现在还将美味传至叁藩市。 本店最具代表性的招牌菜就是粒粒芒果爽,将芒果布甸与浓郁的芒果蓉结合,再配上芒果冰以及大颗的芒果块。 不再另外加糖,让客人能享受到水果丰富的天然甜味。
37. 咕噜肉
这不是鬼佬的菜式! 咕噜肉亦是香港人相当钟情的一道菜。 传统的广式作法是使用醋、腌梅以及山楂糖,制作出接近鲜红色的糖醋酱。 现在普遍的作法已改为用番茄酱与色素制成。
38. 乐意扒房
在香港有许多港式风格的扒房。 受到殖民时期的影响,大多数的港式扒房以热烫的铁盘盛装口感湿润的牛扒,美味亦被过多的发酵粉破坏殆尽。 乐意扒房以老牌香港西餐厅风格闻名,店内充满浓浓怀旧气氛,供应的食物皆有一定水准。 乐意扒房的牛扒注重塬味的呈现,为当地港式老牌美味之列,肉质较现代感的西餐稍为柔嫩,却不失多汁、香味满溢之特色。 店内另一项特色菜为花胶,可与牛扒作为套餐一起点用。 这才是正统的港式综合风格。
39. 鱼蛋
根据Wikipedia引述苹果日报 2002 的报导,香港人每天食用约 37,500,000 颗的鱼蛋。从 Google 地图中即能窥见,每经过两家 7-Eleven,就有一间专卖鱼蛋的小食店。 如果你真的很想吃鱼蛋的话,甚至连 7-Eleven 亦能满足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钟意的鱼蛋档,而本站特别推介通达食店弹牙够味的咖哩鱼蛋。
40. 瑞士鸡翼
瑞士鸡翼的故事源于一位外国人,鸡翼甜甜咸咸的香味今他惊喜,便询问侍者这道「香甜」菜肴的名字。 侍者以为他是指鸡翼起源于瑞士,于是瑞士鸡翼这个菜名就此诞生。 瑞士汁是一种香浓、甜美的豉油,现已成为许多广东家庭的必备菜式。 太平馆淋上瑞士汁的鸡翼风味出色,翼骨入口即化。 去香港吃什么,香港40种必尝美食小吃推荐首发我要去香港旅游网 转载请注明 首发 我要去香港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