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和雪窦山是多次来的,可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落成后,一直没有前往膜拜的。
溪口有座雪窦山,雪窦山下雪窦寺,雪窦寺里弥勒佛,膜拜弥勒必成佛——宁波的朋友向我们述说“人间弥勒大佛”的故事。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7.5公里,是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有“四明第一山”之誉。四面青山环抱,九峰参差,东西两涧之水,汇于雪窦寺前含珠林,曲折南流至千丈岩,喷泻而下,状如飞雪,“雪窦”因此而得名。
“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环列翠峰,峰峰叩弥勒。”雪窦寺开创于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常通禅师迁建今址。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宋仁宗因弥勒感应而梦游深山,故有“应梦名山”之称。 五代时布袋和尚——契此应迹奉化雪窦山,就住在雪窦寺。
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2008年11月8日落成开光。弥勒大佛建在雪窦山海拔369米处,中轴线全长650米,从龙华广场拾阶而上332级。弥勒大佛500吨锡青铜铸造,净高33米,莲花座9米,天坛基座高14.74米。三层共计56.74米,预示弥勒菩萨要在五十六亿七千四百万年后,从兜率内院下生人间为佛祖释尊接班。圆丘上层直径36米,下层88米。大摩尼宝殿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宋代风格,飞檐翘角,斗拱重叠,气势非凡。
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比丘相,罗汉身,菩萨意,布袋形,未来佛的像。佛面法力无边,有求必应。佛眼眼观八方,公平公正。佛耳垂肩,长命富贵,福慧双全。佛容笑容可掬,施乐人间,和亲和谐。佛神皤腹露肩,满腹经纶,宽容大度。左手握布袋,提起来的是责任,放下去的是烦恼。右手掌佛珠,把握乾坤,化凶布吉。左脚位居补处,修持精进。右脚竖直,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行将当来下生成佛。
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为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亲题“人间弥勒” 四个大字。“弥勒在人间,人间必成佛”——大肚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