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一个美丽的记忆
2012-2-24 15:13:34 来源: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
访问量:2863298
有“人间瑶池”之称的泸沽湖,水域面积58平方公里,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90余米,透明度高达11米,达为国家一级水质标准。是故游客戏称:“好大一盆矿泉水!”
泸沽湖更为吸引世人目光的,是湖畔居住的以“走婚”习俗为其特点的母系社会群体——摩梭人。摩梭人至今还生活在以女性为主的母性大家庭之中,“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保留着原始的走婚生活习俗,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母系社会活化石。
20世纪50年代,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省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识别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摩梭语,其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摩梭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归属于达巴文化,信奉的是藏传佛教。
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沽”为里,“泸沽湖”即“山沟里的湖”。泸沽湖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四川、云南两省的界湖。其中,四川占2/3,主要景点和游览区也在四川部分,云南仅占1/3。现在,泸沽湖沿岸的摩梭人有6000多人,其中有5000余人居住在四川这边。
泸沽湖四周山高水深,一年中积雪期在三个月以上,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在上世纪90年代都还很封闭。目前,进入泸沽湖只有两条线路可选:
一是北线,从四川经攀枝花或西昌可达泸沽湖。这是一条略有破损的四级柏油公路,其中有八九十公里完全在深山峡谷中穿行,弯急路险,但风光很好。走这条线的多为四川、重庆方向的游人,偶这次往返泸沽湖均走此线,一路上只遇到一辆贵州小货车、一辆广东商务车和少量云南的自驾游小车;而且,川A、渝A字头小车很喜欢强行超车、转弯占道、一路飞飙,其构成的潜在行车危险远远大于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谷的山路!
二是南线,从云南丽江经宁蒗进入泸沽湖。由于云南丽江旅游早已声名远扬,到丽江的游客中,很多都会为一睹“东方女儿国”摩梭人的风采选择去泸沽湖,故无论是跟团还是自驾,云南和省外的游人多从南线进入泸沽湖。在泸沽湖与走这条线的自驾游车主聊天,得知这条线还有几十公里碎石路段,也是山路为主,但好像没有北线险峻。由于这条线一出泸沽湖就碰上修路,很多路段只有大车或越野车可以较轻松地通过,偶与老婆商量,只得改变去丽江的计划,从原路经攀枝花返回昆明。
其实,就从昆明去泸沽湖而言,北线还要近一些、好走得多,以后南线修好可以不走回头路,经丽江回昆明形成一条环路就更好了。
这次能去泸沽湖,完全是偶然。春节期间,去攀枝花的格萨拉观光时,从公园检票员口里得知,此去泸沽湖只有112公里,比从丽江走要近得多、也好走得多。于是,临时改变出行计划,沿着险峻的山区公路,直奔这个“人间瑶池”。
不过,要走这条线的车友可得加满油,因为沿途百多公里竟然没有一个加油站!
告别格萨拉时,检票员说,下山二十多公里就有加油站。偶看看油表,还有三根指针宽度到底线,还能跑百把公里,走。谁知跑了四五十公里,还没见加油站的影子。接连过了两个巴掌大的小镇子,都没加油站!眼看油表一跌再跌,心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真要在这深山峡谷半路没油,就得当“山大王”了!
好在对这车脾气早已了如指掌,偶立即采取自己摸索出来的本车专用节油模式,好歹终于在黄昏时分开进了泸沽湖景区大门。远远地,老婆就看见大门后隐约有一顶加油站特有的红色“大檐帽”,有救了!
不料,祸不单行。就在一刻钟前,一辆颠三倒四的丰田越野车,居然连撞了两台加油机,出于安全考虑站长下令全部封闭了所有加油机!
这里离最近的泸沽湖镇还有5公里,离最近的加油站还有32公里,而车上油表指针已经绝望地趴在了红线上。凭经验,最多也就能撑上十来公里就没戏了。
加油站站长是一位年轻的陈姓美女。她见偶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安慰偶们说,上级已派人来抢修,明天下午就可加油了。说罢,拿出手机与那个遥远的加油站联系,是否可以给客人送10公升油来。对方回答:“可以,三百元运费,要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到。”偶们一听,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连声说“可以可以,请他尽快送过来”。谁知这位站长无论偶们怎么说,就是不愿意回对方电话,反而一个劲地劝阻:“太贵了,送点油来就要三百块,你们亏大了”!
正当偶们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她掏出手机,走到一旁说了一阵,然后微笑着走过来,叫偶们马上去泸沽湖镇,找一位姓熊的先生,他会想办法给我们急救。这,好不让人感动!
偶们连声道谢,立马开车去镇上。远远地,借着车灯,就看见一位帅哥已经在约定地点等候了。一下车,他和刚下楼来的干亲家就邀请偶们一块吃晚饭:“你们肯定饿坏了,别急,吃了晚饭就抽我摩托车的油给你的车。”那份热情,分明是在相邀老友,怎不令人再生感动!
这会儿,偶们哪有心思管肚子的事,先得管好爱车的“肚子”才是啊!偶们婉言道谢,说明心中所急。交谈中得知,他姓熊,就是小陈站长的老公。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好人夫妻!
他和干亲家是那么善解人意,旋即拿来一根吸管和一个啤酒瓶,拧开路边摩托车油箱盖,很快就给偶们的车灌了两瓶油。偶说可以开到加油站了,谢谢了!他却想了想说,再来一瓶吧,万一路上不够呢。就这样,他的摩托车给偶们的车“输血”三瓶!偶正在掏钱包,他一把按住偶的手一脸认真地说:“别说钱的事!你们大老远的来这里一趟很不容易,玩得开心就好,路上平安就好!”
这一瞬间,那份空前的感动,犹如心中爆炸了一个原子弹!拉着他的手,偶竟一时语塞,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了一句话:“祝好人一家一生平安!”
时逢春节,偌大的景区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才在一家客栈找到最后一间简陋的“标准间”,女老板开价就是200元,说昨天要300元还没房呢!住下后,坦率的女老板说,要在平时,这房价也就五六十元。到对面小饭馆吃上一顿家常菜,耿直热情的女老板也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是要比平时贵啊”。谁叫咱们都爱凑这黄金周的热闹呢?
次日清晨赶到湖边时,太阳刚把一束朝辉洒向湖面,眼前美景引得游人连声赞叹!
在此之前,通过无所不知的网络,读了不少有关摩梭人习俗的文章和勾人魂魄的故事,浏览了泸沽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可是,当真山真水的泸沽湖呈现在眼前时,还是与身边游人一样,情不自禁地连声赞叹不已。这,就是“身临其境”之“其境”的魅力!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从游走在林木之间的猴子,变成今天主宰世界的“万物之灵”,就在于人类比其他动物更能够适应环境,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不是梦呓。bet365竟管今天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不久还要登上火星;但是,毋庸讳言,人类更多地还是要适应环境,还得要承认最终是环境改造人,而人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环境,不承认这一点就会造成人类的重大灾难。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成为现代人的共识。在自然科学范畴的环境上如此,在社会科学范畴的环境上也大同小异,因此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才有“孟母三迁”的典故。
站在湖边放眼望去,山色如黛、薄雾如纱,碧蓝的湖水在晨风中荡起阵阵涟漪,远处的村落隐约可见。环顾四周静谧的山水民居,仰望深邃净洁的蓝天,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心油然而生,烦恼和疲惫随即烟消云散。置身于这个旷世奇绝的“人间瑶池”,更容易使人理解摩梭人何以保存母系社会传统亘古不变,才明白“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生活含义……
泸沽湖的大环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肯定不会有变化,小环境却在悄悄地改变。比如,弹性很大的食宿价格、逐步与全国接轨的旅游商品价格、日益增多商业元素的民族风情展示和体验活动,以及云南方面正在加紧施工的专用旅游公路、广播电视网络的迅速普及,等等。现代文明的快速传播,会不会导致“母系社会活化石”的风化?商品交流的日益扩大及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会不会引起“结合自愿、离散自由”传统观念的嬗变?诸多细小的局部的变化,若干年后会不会导致的泸沽湖大环境的变化?那时的摩梭人及其习俗,还会为世人所关注吗?还有,偶们还能再遇见像小陈和她的帅哥老公那样的热心人吗……
至少,偶们拥有这个“人间瑶池”的美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