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的科隆狂欢节,来自中国的表演者也参与其中。
18日晚,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旁边的街道上,震耳欲聋的音乐从四面八方袭来,精心装扮的男男女女在各处的小酒馆钻进钻出,来往的汽车在十字路口排起了长队……从这个晚上开始,科隆一改往日一座德国城市拥有的严谨安宁,用极大的宽容放纵着她的市民在每一个角落狂欢,迎接今后几天的狂欢节高潮。
关于德国的狂欢节活动,历来说法不一。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狂欢节起源于德国农民驱逐严冬、迎接春天的活动。庆祝狂欢节最热闹的城市之一就是科隆。狂欢节贯穿整个冬天,从每年的11月11日晚开始,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持续约3个月,但它的高潮部分是最后四五天,也就是在最后一周的周六、周日和周一等。
18日(周六),科隆周围的一些小镇就开始有人组织群众巡游了;19日(周日),各路巡游队伍渐渐集中到城市中来;20日(周一)是主要日子,被称为“玫瑰星期一”,巡游队伍和观众人数将以百万计,走在巡游队伍最前列的乐队连续不断地演奏乐曲,巡游花车上的人们向狂欢的人群抛撒糖果。
劲爆的音乐和啤酒当然是德国狂欢节不可或缺的,但要是忘了准备盛装,那才是真的要羞愧一番了。无论在大街小巷,科隆简直成为人们挖空心思表现服装创意的大舞台。
在一家酒店大厅里,记者迎面撞上一群身着白大褂的男医生,他们的脖子上一律挂着听诊器,不一会又不知从哪儿冒出一群女护士,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误闯进了一家医院;在科隆大教堂旁边的街上,一群年轻人有的举着硕大的话筒,有的举着黑色的巨无霸摄像机,有的费力地擎着长长的话筒架,远看去就像是在拍摄大片,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摄像机和话筒都是精心制作的道具;拐过街角,一副巨大的油画竟然直愣愣地迎面撞了过来,细看才发现画下居然长了双脚,再近了终于看清原来油画上有一个窟窿,从里面探出的是一个老人白发苍苍的脑袋……
游走在科隆街头,仿佛置身于一个喜剧电影片场,夸张的发饰、精心准备的妆容和服饰,对于严谨的德国人来说无疑十分出格。然而,刚开始还对身着奇装异服的他们感到好笑的记者,很快就意识到原来在这样的场合还一本正经穿戴的人才是多么不合时宜!
在街头,记者邂逅一名驱车100多公里专程赶到科隆过节的德国人。他说,狂欢节是人们好好放松享受生活的日子,是德国民众释放快乐心情的好时机。他指着身上夸张的大衣说,这身行头可没少破费,每年还要花样换新,就为了图个乐子。
在这样的时刻,许多平日里的规则和约束都暂时给欢乐让位。记者驱车行驶在街头时,突然从旁边插过来一辆警车,还以为是警察着急执行公务,同行的朋友眼尖,马上就认出原来是科隆人乔装改扮的冒牌警车。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德国人实在太敢玩了!
夜渐深了,街上喝得步履踉跄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街道两旁还在执勤的警察都靠在栏杆上显出了倦意。“他们会彻夜不归吧?”记者问随行的一位在科隆工作多年的朋友。“到明天早晨5点算彻夜不归吗?”他反问道。(记者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