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做小吃——三无
2011-12-9 9:59:12
访问量:2907746
现在大部分人都退休了,闲来无事不妨自己做点小吃什么的,很有意思啊。
说正题之前,先就上一篇小文《死了……》补充一点事后感想。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特别伟大,一生都在为共和国的成长做贡献。您看,年轻的时候,我们是老马学说的试验品,折腾的死去活来,终于在1976年的金秋清醒,在邓大人领导下踏上正常的发展道路。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思想意识畸形症,动不动就发作。
往后,尤其是这些年,我们又用我们的身躯,去体验各种内涵丰富的食物、据说比核辐射还吓人的空气、味道怪怪的饮水、跺一脚楼板就可能漏一个大窟窿的住宅、脑袋顶屁股的火车……我们吃了、喝了、住了、顶了,出了人命,国家就会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出台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今后我们的子孙就不会再遭罪。所以我们一生都在为共和国的成长做贡献,是不是伟大?真是用血肉铸造中国的未来。
前面有转帖郎咸平的一篇文章,看了我又想,治理国家就这么难吗?过去没有这个“委”、那个“所”,也没有什么“鸡的皮”(GDP),国家怎么弄的那么好。远了不说,就说康熙乾隆时代,管理国家只有6个部委(北京六部口所在地),但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没有食品卫生问题、国土面积比现在大的多。据J大哥说,康乾盛世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意味深长的是,清代官民比例只有1:911(1999年是1:30)。
说着说着又谈论国事了,掌嘴!
下面说做小吃的事。
我平时做这几样小吃:醪糟、花生粘、甜豆、“三地缘”……现在介绍给大家,很容易做的。
1、醪糟。
做醪糟关键是器皿要干净,否则就容易发霉。原料用大米就可以,中等档次的就行。每次取3斤左右,不用浸泡,淘洗干净,水将将没过大米,高压锅蒸透(文火30-40分钟),待降温到体温程度,把酒药用凉白开冲开,倒入后搅拌。酒药我一般都多放一些,这样发酵快,甜度也高。然后放在暖气附近,24小时再搅拌一次,3天就可以成熟。
说来也怪,在分宜时吃醪糟没够,现在不爱吃,做出来给家人和朋友,看见他们喜欢我就高兴。
2、花生粘。
做花生粘关键是熬糖稀。用平日的炒菜锅(一定要刷洗干净),倒入小半碗清水,放入3两左右白糖(按一斤花生米计,个人可以根据口味增减),然后不断搅拌。等到颜色开始发黄,用筷子提起来能够拉粘儿,像蜂蜜样子,就把花生(核桃仁)倒进去,搅拌均匀,关火,倒进盘子(盘子涂一点油,免得粘)压实即可。
拔丝白薯(山药)和这个原理一样,熬糖稀是关键,你必须实践,才能掌握好火候。
3、甜豆。
甜豆商店有卖的。去超市,有什么豆子统统买来,每种抓一把(差不多半锅了),淘洗干净,高压锅蒸煮,水没过豆子半指左右。如果给小孩和老人吃,就压烂一些,大约30-40分钟。到时倒入白糖、桂花酱,搅拌,大火收汤。
4、三地缘。
紫薯(白薯)、山药、土豆,刮皮,蒸熟,倒入红豆沙、白糖、桂花酱,搅拌成糊状即可。紫薯(白薯)、山药、土豆都生长于土下,我起名“三地缘”。当然,你还可以加入胡萝卜,营养更丰富,那就叫“四地缘”。
这些东西一次可以多做,事先买一箱八宝粥或者老酸奶,用八宝粥的铁罐和老酸奶的小碗装这些东西。然后放进冷冻室,每次拿出一个,只好够一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