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日记---挪威,峡湾自驾之旅5盖朗厄尔峡湾和Dalsnibba雪山
2011-11-25 16:25:44
访问量:2916051
欧洲旅行日记---挪威,峡湾自驾之旅
5盖朗厄尔峡湾和Dalsnibba雪山
在雪山看盖朗厄尔峡湾
中心营地码头
七姊妹瀑布
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盖朗厄尔 阴 小雨 多云 间晴
清晨第一眼看到的是木窗外雪山上的一缕阳光,当我举着相机从木屋出来的时候,看到周围山上浓云密布。我在营地上转了一圈,发现小帐篷那边还有几个中国孩子,可能是在这边读书的。营地上男人们在整理自己的小艇,准备下水,女人带着孩子散步,一对情人盘腿坐在小木码头上享受清闲。还有几个年轻人,租了小艇开进峡湾深处。
看,他们钓到一条鱼!
我转了一圈回来,烧好开水,为每人冲了北京带来的芝麻糊,热了从斯德哥尔摩买来的面包夹奶酪,曲不习惯奶酪,我们为他带来茶鸡蛋。吃过早餐,我们三人也租了一艘10马力的游艇,两小时500克郎,相当人民币近600元。小艇离开岸边,很快很平稳,一会儿就到第一缕瀑布下面,远看瀑布是一条小溪,近了方听到震撼的水声。
接着往峡湾深处开,峡湾两岸都是大瀑布,左边的水大,从半山奔涌而出,有的巨大的水柱喷出老远|;右面的山高,水分散成很多缕,水花飞溅,游艇离着老远就像下毛毛雨一样,先看见的是著名的七姊妹瀑布。
往前开,还有接连不断的瀑布,从雪山顶上流下来,犹如老人缕缕白发在空中飘垂。山头上阴云密布,天上也飘下细雨。我们穿着冲锋衣,衣服里面都有抓绒保暖衣,外面套着救生背心,还是冷,疆他俩都没穿冲锋裤,肯定更冷。
峡湾岸边有水草,水流清澈见底;往里一点儿就显得深部见底,深蓝深蓝的。峡湾里流的是海水,雪山上虽有淡水补充,水还是苦咸苦咸的;由盖朗厄尔一直伸向大西洋,路程是很远的,两小时只能是一小段。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往回返。
快回到岸边的时候,碰到清晨看见的中国学生,他们在划塑料做的独木舟,或者叫皮划艇,两头尖尖的小艇,只能坐一个人,遇到大浪是要翻的。
还看到一位老人驾着一艘木制的海盗帆船,他没有升起船帆,还是发动机方便,海盗船真漂亮,北欧人是以他们的海盗祖先为骄傲的,确实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驾着这么小的船,能飘洋过海,能以打劫为生,没有勇气,没有英雄气概怎么能活下来?一千多年前,驾着木质帆船,足迹踏遍英伦三岛、冰岛、格陵兰岛和北美纽芬兰等广阔地区,无论是航海技术还是勇气都是值得骄傲的。
我们上岸后,交还救生衣和小艇钥匙,主人不在,打电话问,回答是放到门外即可,真放心。我们开车去中心营地吃午饭,这里有几家酒吧和饭店,我觉得太贵,疆他们觉得可以接受,我们在一家比较宽敞的饭馆,曲要了烤肉串和可乐,我要了奶油鳕鱼和一杯热水,疆要了三文鱼,每人一个大盘子,除主菜外都配有一些土豆,让人能有饱腹感,共花565克郎。饭后我们到超市买了牛奶、面包、鸡蛋、熟肉、点心和水果,还是自己做饭实惠,两次购物三百多克郎,坚持到6日早,吃光所有的食品,只剩几个没吃完的水果带上飞机。
我们吃着饭,发现外面陆续来了很多客人,大多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少有年轻的,原来来了一队摩托车爱好者。他们坐到餐厅外面的露天餐桌边,服务员首先为他们每人送去一杯啤酒,他们集体鼓掌欢迎,气氛十分活跃。我们出来后,我举起相机拍照,有人还友好地向我挥手致意。
饭后我们从饭馆后面上山,沿着陡峭的63号公路爬上营地后面的山岗,饭馆后面的山坡上,还有许多可以住宿地客店,有较大的楼房,也有许多小木屋,路边的停车场停着许多车,其中也有旅行社的大客车。
半山上的客店还是庄园
翻过一座山坡,沿着前天走过的路上山,半路上我们被拦住,许多车停在路边,山坡上还落着一架直升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我刚想下车拍照,管理人员已经招呼我们上路。路上没有发生事故,有人正从山顶上滑下来,我们觉得太不可思议,满山的石头,如何滑下来!
我们路过前天看到的小房子,拐上更陡峭的山路,在这里遇到第一位公路收费员,高高的个子,头发盘成美人状。缴了费车拐了许多之字形拐弯,爬上山顶。阳光在雪的映衬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停车场上停着些小车,从车里下来的年轻人正在换滑雪靴,原来他们就要从这里滑下山!
背着婴儿上山的爸爸
在山顶上,云从身边飘过,让你看不清彼此的脸,让你以为到了仙境;在山顶上,可以眺望下面的盖朗厄尔峡湾,可以眺望我们的营地,让你以为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从天上向地面张望。
趁着风吹过的间隙,我们急忙拍照,在这个间隙,我们发现了四个穿戴滑翔伞的人正准备出发,我急忙拍摄下他们的行进过程;他们刚远去,又来了一对年轻人,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又来了四个人,有个姑娘居然登在一块滑板上,等待着其他人换滑雪靴,一会儿是四个人就滑下去,消失得无踪无影,让我们看的人胆战心惊。
据说滑雪是北欧人酷爱的运动,许多欧洲人冒着生命危险到阿尔卑斯山滑雪。挪威的男女老幼都爱滑雪,又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五六个月的冬天,每天滑着雪出行确实是又快又省又惬意,据说挪威有一条谚语说:“挪威人是带着滑雪板出生的。”今天真是眼见为实,令人佩服的勇气!
五日我们返回时路过另一片高山的时候,发现人们穿上笨重的滑雪靴,踏上滑雪板,排着队一步步向雪山走去,下车后看到一对夫妇带着他们蹒跚的儿子来滑雪,儿童专用滑雪板还是很现代的,虽然艳阳高照,风却刺骨。原来勇气是这样培养出来的!1893年到达北极的南森,1911年到达南极的阿蒙森,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疆说经常能看到许多腿部骨折的人支着助步器行走,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个中的缘由。
滑下来在路边休息的人们
在下山的途中,我留意了一下路边休息的人群,真有年纪比较大的。我在四十岁就不敢滑冰了,总怕摔倒,体力也不行,在冰上站一会儿就腰酸腿疼;渔猎民族到底结实,我们穿冲锋衣,人家穿半袖T衫,我们在屋里热早点,人家坐在凉台上喝冷饮,吃点心。
晚上回家自己做饭,西红柿生菜汤煮方便面,渥鸡蛋,烤面包夹肉。不到一百克郎,就可以解决一顿饭。
饭后曲开车到中心营地加油,加油站也是纪念品商店,加油是自助式,自己加油,自己进商店缴费。商店外面几个山妖,据说出自这一带的传说。一个大山妖站在店外,尾巴做得像驴尾巴,很有趣。
加好油曲带我们选择了一条徒步路线爬山,路上有一家老小骑自行车从山上下来,上山的路上是黑泥加大石头,身边树木遮蔽了天空,只听见哗哗的水声,除了树,什么也看不见,爬了一半我就没兴趣了,三个人下山,打道回府。
回到中心营地,夕阳正好,我又拍了些照片。
早期的铲雪机
从中心营地流过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