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馆免费开放:儿童激增 不文明现象多多
2008-3-30 14:07:00
访问量:3690242
广州4家文博馆开放第二日,儿童观众增多,不少展馆都提高“警惕”。
省博物馆的广东珍稀动物展厅内,不少孩子对裸露展示的海洋动物标本十分感兴趣。
文博馆免费开放第二日适逢周末,观展儿童激增——
触摸打闹吃东西孩子们是来玩的
昨日,广州市内全面免费开放的4家文博馆接受新挑战:观众人数略有增加,儿童观众激增,占观众人数的1/3。随之而来的不文明问题也明显增多,在展厅内喧哗、穿拖鞋参观者现象屡屡出现。
参观人数未达单日人数限额
因适逢周末,全面免费开放的4家文博馆一早“严阵以待”,但昨日的观众量还是让人“松了一口气”:截至下午4时,广东省博物馆、农讲所、黄埔军校旧址以及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接待的观众人数分别为1600多人、2249人、2000多人和721人。尽管参观人数较不免费时增加数倍,但都未达到各馆设定的单日人数限额。
农讲所昨日接待参观游客为2249人次,为四馆之“冠”。据有关人士介绍,在全面免费前,农讲所日均接待观众千余人,免费后的接待量增加了1倍多。而三元里抗英纪念馆的接待量也较平日增加了600人左右。相比之下,原本以为会“大热”的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较想象中少,免费开放首日仅651人,昨日则为1600多人。据该馆相关人士介绍,在全面免费前,该馆每年有两天免费开放日,即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当时的人流量非常可观,最多时达到1.3万人次,最少时也有八九千人。
位置偏远展馆最受市民欢迎
为何平日大热的馆不是很“热”,而平日客流一般的文博馆反而观众多多?有关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省博物馆是老馆,很多市民都会定期来看展览。而农讲所、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是市民平日较少去的文博馆,感觉比较新鲜,所以去的人比较多。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她以前从没去过三元里抗英纪念馆,主要是因为其位置比较偏僻。但如今免费,有时间还是要去看看。而下一次,她还要去黄埔军校走走。
有关负责人称,从当日情况来看,各馆参观人数并未爆棚,参观秩序基本正常。但观众素质不一,需要加大文明参观的宣传。该负责人表示,经过周末的“考验”,广州各大文博馆免费接待游客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接下来的重点是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儿童观众激增带来问题多多
昨日,记者走访省博物馆和农讲所发现,和免费开放首日相比,观众构成有了明显变化:中青年观众明显增加,儿童观众激增,团体观众大为减少,家庭组合比较多见。
现场发现,由于儿童观众增加,随意触摸展品、喧哗打闹、在馆内吃东西等不文明问题凸显。记者在农讲所看到,从一进馆开始,不少孩子就对门口的池塘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的爬上栏杆,有的忙着喂鱼。进入展厅后,少有儿童认真看展,大多数孩子兴奋地在展厅内跑动。有的孩子不肯听讲解,不停“央求”父母:“快走啦,听不懂,没什么好听的。”而在周恩来生平展的展览中,现场展示的一辆三轮车实物多次被一双双小手触摸,馆方因此不得不加派人手,专门派人盯着三轮车,及时劝阻观众。
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讲所作为一个旧址纪念馆,对中年观众比较有吸引力。尽管不少家长带着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想法来观展,但对于新生代儿童,“以前的生活距离他们太遥远,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馆里陈列的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儿童既看不懂也理解不了。“就只有一些旧枪等实物可以让他们兴奋一下。”该工作人员说。
在省博物馆的广东珍稀动物展厅,数十件海洋动物标本裸露展示。尽管旁边树有告示牌“标本经药物处理请勿触摸”,但还是被多次触摸。而在三元里抗英纪念馆,一名保姆带着孩子进馆参观,然后在展厅内的休息椅上吃花生。对此,工作人员十分无奈:“只能及时劝阻。”
此外,成人观众穿拖鞋参观、在展厅内聊天、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类观众令馆方十分头痛。
各馆免费不免票,有关人士表示——
流浪汉如有证件绝不拒之门外
据了解,4家博物馆为控制每天免费参观的进馆人数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免费不免票,观众凭有效证件,先取门票方可入内。同时规定,“衣冠不整者、醉酒者及精神性疾病患者谢绝入馆”。有关人士表示,此举是为了避免免费后观众数量猛增,引发不文明现象甚至安全问题而制订的。
流浪汉会不会有证件?会被拒之门外吗?各 馆有关人士均表示,开放这两天,都没有遇到流浪汉、醉酒者要求进场的问题。但即使是流浪汉,只要有有效证件,而且衣冠整齐,言行举止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进入参观。目前各馆由售票窗口工作人员、保安共同把关,发现行为有异常者,就算有证件也不会发票,而目前有些市民忘记带证件,着装、举止没问题,一样可以进馆。
对于有市民认为“免费开放”就应该不设门槛,鼓励公众都来参观,而不是挡住一部分博物馆自认为“不受欢迎的人”进馆的观点,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某部分人的观点,将来或许可能实现,但目前无法做到。